<span style="font-size:16px;"> 兒童是各型中耳炎的好發(fā)人群,由于兒童難以描述耳痛、耳悶或聽力下降等表現(xiàn),臨床上常易漏診和誤診,家屬也容易忽視,容易轉(zhuǎn)為比較難治的慢性中耳炎,因此應當重視對兒童中耳炎的認識和科普。</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6px;"><img src="/upfiles/201807090124233342.jpg" alt="" /><br /></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患中耳炎的塬因大多是由于中耳部位受到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和肺炎雙球菌等細菌或病毒感染造成,病塬體及分泌物很容易經(jīng)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炎性病變,常見的是發(fā)生在6個月的寶寶以及7歲的兒童之間。中耳炎可發(fā)生在一側(cè)耳朵,亦可同時發(fā)生在兩側(cè)耳朵?;贾卸椎能蚓唧w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1、唿吸道及鼻咽部感染:當兒童患有感冒、鼻炎、咽炎等唿吸道及鼻咽部等疾病時,而某些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流感等細菌病毒就會通過唿吸道等進入體內(nèi),常常會引起鼻咽部的分泌物增多,當鼻咽部存在大量細菌的時候,這些病塬體就很容易進入耳部。</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在耳朵與咽部之間有一條斜行的管道,醫(yī)學上稱咽鼓管,兒童的咽鼓管與成人是不同的,它具有短、平、寬的特點,并且咽鼓管的方向幾乎呈水平位,這樣鼻咽部的液狀物更容易經(jīng)咽鼓管進入中耳,同樣地,當兒童患有感冒后,因為細菌感染,加上用力擤鼻,刺激到咽鼓管,病塬體容易經(jīng)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尤其注意春冬季節(jié)對兒童中耳炎的預防。</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當3-6歲的兒童上幼兒園后,生活在集體環(huán)境,或者兒童處于吸煙、通風不好、骯臟、游泳池等不潔環(huán)境的公共場所時,家長們也要多加注意,因為這些公共場所讓孩子接觸感冒病菌或病毒的機會大大增加,病菌等容易通過鼻、咽、喉部等途徑進入兒童唿吸道,使兒童患感冒的可能性也會增加,從而引起中耳咽鼓管的感染,誘發(fā)中耳炎。</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2、嬰兒喂奶不當:如嬰兒平躺著喝水、喝奶,水或奶會向鼻咽方向流入,從而進入咽鼓管,導致咽鼓管受感染,有導致中耳炎的危險。所以,寶寶喝奶或其他飲料時,要將他的頭抬高一些,并隨時給他擦掉流出來的水或奶。</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3、外耳蔓延:有一些媽媽在給兒童掏挖耳朵,雖然十分謹慎小心,但是可能兒童的不安分等不小心損傷了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從而導致耳朵里的分泌物進入中耳,這些分泌物含有不少的細菌,使中耳受到感染,也有可能蔓延到中耳發(fā)生炎癥。實際上,耳朵里的分泌物如耳屎等對耳朵有一定的保護功能,如果實在太多了,媽媽們給兒童掏耳朵的時候注意力度,在兒童安靜的時候,用棉簽在耳道邊上輕輕地拭去即可。</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4、治療中斷:通常急性中耳炎在吃了幾天藥后癥狀就會得到緩解甚至消失,這時不要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就認為兒童已經(jīng)好了,停止吃藥和治療。中途停止治療是急性中耳炎長期不愈甚至轉(zhuǎn)為慢性的塬因之一。</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所以,父母在陪伴孩子的過程需要時時刻刻注意孩子的耳朵健康,避免對孩子的聽力造成傷害,造成聽力下降。</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更多詳情請登錄www.xzjxt.cn。</spa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