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助聽器能提高聽力,但個體之間的效果卻是千差萬別。近期統(tǒng)計報告顯示,超過16%助聽器佩戴者完全拒絕助聽器,只有60%的人對自己的助聽器表示滿意。盡管關于助聽器工程學以及如何改進使其效果更佳的研究很多,目前仍然無法完全解釋為什么兩個聽力損失相同的人使用相似的助聽系統(tǒng),得到的言語理解度的改善程度卻迥然不同。</p><p> 人們從助聽器受益的程度取決于自身耳的狀況和聽覺系統(tǒng)對通過設備傳遞信號的適應能力(可塑性),也即是否有效的表達新的聲學線索。</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4040153325402.jpg" alt="" /><br /></p><p> 由于大腦具有可塑性,研究助聽器佩戴者大腦-行為關系相當重要。如果絕大多數(shù)佩戴者不能從助聽器獲得明顯的益處,此時可能需要引入類似于聽覺訓練的理療方法。大量的行為研究證明人們可以通過訓練去接收新的重要言語線索,從而改變中樞聽覺系統(tǒng)編碼頻率信息的方式。</p><p> 通過聽覺誘發(fā)電位可以測量在中樞聽覺系統(tǒng)中產(chǎn)生的訓練相關改變。讓一群聽力正常成年人分辨兩個相似的單音節(jié),在訓練之前測量,偶爾能分辨正確,復合電位峰值變化幅度很小,但經(jīng)過一段時間聽覺訓練之后,分辨率明顯提高,復合電位峰值幅度也顯著增加。其它相關試驗也得到類似的結論,這更說明聽覺訓練對聽力康復的重要性。</p><p> 在聽覺訓練過程中,訓練對象學會分辨各字詞句間的差別。助聽器給損傷并重組的聽覺系統(tǒng)傳遞的是改良過的信號,因此這種“新信號”可能在中樞聽覺系統(tǒng)產(chǎn)生“新神經(jīng)反應形態(tài)”。即使中樞聽覺系統(tǒng)有能力反映改良的頻譜時域信息,個體間將新神經(jīng)反應與有意義的感知事件相整合的能力仍然存在差異。</p><p> 許多研究者認為,有些人因聽力損失而導致感知障礙,可能由于他們不能充分利用改良的信號線索,所以,不能僅僅看是什么助聽設備和技術導致言語感知的提高,還必須考慮每個個體神經(jīng)改變的能力。對有些人,助聽效果可能與中樞聽覺可塑性有關,如果事實如此,或許可以預見哪些佩戴人工耳蝸或助聽器有效,哪些需要額外的康復過程,比如聽覺訓練。</p><p> 助聽器技術變得日趨先進和復雜,但助聽器本身并不會教會患者溝通所必需的“聆聽”技巧和理解。助聽器是被設計用來為患者提供盡可能多的聲學信息,而不是直接改善患者的大腦或行為。然而,合理運用大腦資源,通過行為補償策略來改善,卻能夠影響“聆聽”。</p><p> 需要注意的是,助聽器不可能糾正由耳蝸損傷帶來的頻譜和時域改變,相反,耳蝸的損傷卻能夠導致大腦的改變。外周輸入明顯的衰減(聽力損失)有可能導致由聽覺中樞通過腦干傳遞的神經(jīng)表達重新組織,比如,掌管高頻的神經(jīng)區(qū)如果長期沒有接受高頻刺激,將逐漸開始負責中頻,雖然還不清楚它發(fā)生的程度和時間,但可塑性可受到相關學習的驅策。</p><p> 越來越多的學者對中樞聽覺可塑性及其與聽覺康復的關系產(chǎn)生興趣。隨著技術的進步,直到最近我們才可能直接測量人體大腦功能,開始理解在助聽益處背后的神經(jīng)機制。對科學家的一項挑戰(zhàn)是要將這項工作從實驗室延伸到臨床。</p><p> </p><center><img alt="" src="/upfiles/201904040153237387.png" width="440" height="250" /></center><p></p><p> 不可能有萬能的康復方法,就像兩個人不可能從助聽設備得到同等的益處,兩個人也不可能有一模一樣的感知障礙,或許電生理學測量能夠幫助引導康復,決定誰會從聽覺訓練中獲益,采取哪種訓練方法最有效等等,生理學測量還可以用來鑒別助聽器使用者中誰的聽覺系統(tǒng)可塑性低,希望通過此方法提高助聽器使用者的滿意度。</p><p> 更多詳情請登錄聽覺有道助聽器www.xzjxt.c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