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 style="white-space:pre"> </span>為讓聽損兒童能夠正常說話,家長在和孩子交流時應注意以下幾點:<br /><br /> <strong> 1、鼓勵孩子自己說,不要代替他表達</strong><br /><br /> 在孩子表達意愿或講述時,由于語言掌握不流暢,可能會緩慢或停頓,甚至以動作代替語言。這時,請不要急于滿足他的要求或代替他把語言補充完整,要鼓勵、引導孩子嘗試用口語表達出來。<br /><br /> <strong>2、不要總讓孩子在別人面前表演或背誦</strong><br /><br /> 不要總是讓孩子背誦兒歌、故事或數(shù)數(shù)“1,2,3,4……”,也不要在遇見熟人時,總是讓孩子進行以上內容的表演。要讓孩子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語言的意義,從而主動使用語言。<br /><br /> <strong> 3、強調語言的完整性</strong><br /><br /> 對孩子講話時,總是盡可能簡化自己的語言,甚至只用一個單詞來表達。例如,媽媽讓孩子把杯子拿過來,她將手指向杯子,對孩子說“杯子”。當孩子沒有馬上反應時,家長就一遍一遍地重復“杯子、杯子…”,其實,這時候如果對孩子說“把杯子拿給媽媽”、“請把杯子拿過來”等更好。<br /><br /> <strong>4、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多對孩子提問</strong><br /><br /></span><p><span style="font-size:16px;">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現(xiàn)在還小,問他也不會回答,應該等他語言水平提高后,再向他提問。這些觀點都是不正確的。在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應該給他提供正常的語言交流狀態(tài),讓其關注其他人是如何應答交流的。</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9090433112353.jpg" alt="聽損寶寶" /><br /></p><span style="font-size:16px;"> <strong>5、減少測試性問題,增加引導孩子思考和交流的問題</strong><br /><br /> 很多家長喜歡問“這是什么?這是什么顏色?這是什么形狀?”這類問題。仔細思考會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都是封閉式,答案是直接且唯一的。這些問題只能了解孩子的知識掌握情況,但不利于交流和思維能力的促進。家長可以多使用如“今天你想去哪里玩兒?他為什么哭了?這個玩具放得太高了,拿不到,怎么辦?”等問題。<br /><br /> <strong> 6、不要在交流中過多糾正孩子的語言而破壞交流情境</strong><br /><br /> 當孩子語言表述出現(xiàn)錯誤時,家長可以重復示范給他聽。正音要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聽力、發(fā)音水平制訂目標,如果過早對某些難度較大的語音進行矯治,很有可能事倍功半。<br /><br /> <strong> 7、對孩子呈現(xiàn)豐富的語言</strong><br /><br /> 在與孩子交流時,不要使用固定的模式。有些家長在希望孩子給出否定回答時,習慣采用“這樣做好嗎?”的提問方式,而希望得到肯定答復時,就換成“這樣做好不好?”的提問方式。這樣經過一段時間會發(fā)現(xiàn),孩子根本不去思考前面的問題內容,而只聽后面的問話。<br /><br /> <strong>8、教給孩子最有交流價值的詞匯</strong><br /><br /> 在孩子學習語言的初期,應重點教給孩子生活中需要經常使用的語言。如抱抱、餓了、還要、不要??這些詞語可以表達其需要,有利于其與人交往,孩子會很快發(fā)現(xiàn)語言的用途。<br /><br /></span><p><span style="font-size:16px;"> 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還要經常性地贊賞和鼓勵,哪怕只是一點一滴的進步,也要讓孩子感覺到你的喜悅,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span></p><p><span style="font-size:16px;"><br /></span></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