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src="/upfiles/201905061110436697.png" alt="" /><br /></p><p style="text-align: left;">  在過去的75年內,聽力學所發(fā)生的10大事件與成就。</p><p style="text-align: left;">  A top-10 list of events and achievements in audiology during the last 75 years</p><p style="text-align: right;">By James Jerger博士</p><p style="text-align: right;">聽覺有道譯</p><p>  聽力損失的檢測和治療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前4世紀,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就寫了很多關于聽損成因的文章。而后,啟蒙運動帶來了一系列研究各種聽損成因和類型的活動。</p><p>  現(xiàn)代聽力學僅有75年歷史左右,始于1943年Cordia C. Bunch寫的關于臨床聽力學的書。</p><p>  接下來的70年,聽力學迅速發(fā)展,在醫(yī)療保健領域占據(jù)重要地位。本文列出了作者認為聽力學史上的10大高光時刻(限美國和加拿大)。</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43年C.C. Bunch</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發(fā)表《Clinical Audiometry》</p><p>  1919年,Bunch是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心理學研究生。當時Carl Seashore(Seashore 音樂能力測試創(chuàng)始人)說服他去發(fā)明一個裝置,希望能夠測量在較寬的頻率范圍內的聽覺閾值。</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5061110294430.jpg" alt="" /></p><p></p><p>  Bunch不僅發(fā)明了這個裝置,還對當?shù)囟呛磲t(yī)生L.W. Dean的病人進行了測試。當Dean從愛荷華州搬到圣路易斯時,Bunch也跟了過去,繼續(xù)測試。這就是早期的Western Electric 1A聽力計。</p><p>  接下來的20多年,Bunch收集整理了很多氣傳導聽力圖,寫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他發(fā)表的內容豐富多樣,以下是部分的主題:</p><p>  ● 聽力計的使用</p><p>  ● 年齡對聽力的影響</p><p>  ● 職業(yè)性和創(chuàng)傷性聽損</p><p>  ● 耳硬化癥的發(fā)展</p><p>  ● 飛行員的聽損</p><p>  ● 工業(yè)中的聽力保護</p><p>  ● 聽閾的種類和差異</p><p>  ● 助聽器</p><p>  ● 中耳炎</p><p>  ……</p><p>  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杰作!Bunch充分地展示了聽力學家可以為聽損人士做出的諸多貢獻,從而奠定了聽力學的基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46年,用于選配助聽器的</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言語測聽法</p><p>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陸軍指派Raymond Carhart上尉負責賓夕法尼亞州一間醫(yī)院的聲學部門。</p><p>  </p><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5061110568126.jpg" alt="" /><br /></center><p></p><p>  Carhart負責為聽力受損的軍人配備助聽器,并提供聽力康復。但是,當時并沒有一套明確的指導規(guī)則。</p><p>  作為一個專業(yè)的科學家,Carhart鉆研助聽器技術,他避開了助聽器聲音放大問題,轉而把目光放在助聽器是怎樣在日常交流中幫助到使用者的。</p><p>  Carhart發(fā)明了一種評估方法,用來評估助聽器使用者的言語理解能力。以此為導向,他為16000多名歸來的退役軍人選配了助聽器。</p><p>  Carhart另外還在聽力領域做出了很多貢獻,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始終是發(fā)明了言語測聽法。</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51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定義聽覺障礙</p><p>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炮彈造成的各種頭部創(chuàng)傷,促使當時的英國神經(jīng)學家Henry Head做了初步的失語癥研究。</p><p>  </p><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5061111052063.jpg" alt="" /><br /></center><p></p><p>  Helmer Myklebust是一個美國的心理學家,他把目光投向了聽損兒童和聾兒,并認真研讀了Henry Head的著作。</p><p>  20世紀50年代初,他到了西北大學,建立了一個兒童聽力診所。用今天的標準來看,他測試兒童聽力的方式當然顯得很簡單。</p><p>  但他通過敏銳地觀察兒童的行為,運用各種心理學分析,填補了聽力學領域的空白。</p><p>  他發(fā)明了一個詞,“auditory disorder”,也就是聽覺障礙。發(fā)展至今又稱“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簡稱“APD”。</p><p>  Myklebust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給聽覺處理障礙領域,尤其是兒童方面,提供了生機勃發(fā)的源泉。</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53-1958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晶體管和集成電路</p><p>  John Bardeen、Walter Brattain和William Shockley發(fā)明的晶體管,隨后Jack Kilby發(fā)明的集成電路,極大地改變了助聽器。</p><p>  </p><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5061111114920.jpg" alt="" /><br /></center><p></p><p>  在此之前,人們使用真空電子管放大器來放大。</p><p>  晶體管的功率要求只有1.5V每單位,它占用的空間遠遠小于單個的真空電子管。</p><p>  晶體管和集成電路所要求的電池容量和尺寸大小,大大推動了助聽器的小型化,使助聽器戴上頭部或耳道內成為了可能,助聽器用戶的生活有了夢幻般的改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62年,</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第一個嬰兒篩查計劃</p><p>  我們可以把嬰幼兒聽力受損的識別與治療劃分成兩個時期:在Marion Downs之前,在Marion Downs之后。</p><p>  </p><center><img src="/upfiles/20190506111120111.jpg" alt="" /><br /></center><p></p><p>  在Marion Downs之前,普遍認為我們無法對三歲之前的兒童進行聽力測試,對可能有嚴重聽損的孩子進行干預是有潛在風險的,需要避免。</p><p>  但在1959年,Marion Downs就開始為年僅6個月的可能有嚴重聽損的兒童提供適當?shù)膸椭?lt;/p><p>  她堅信,如果在實行干預前還要等3年,那么將永遠錯過了言語學習最重要的時間。</p><p>  1962年,她在科羅拉多大學的健康科學中心,發(fā)起了第一個嬰兒篩查計劃,旨在盡早識別聽力損失。</p><p>  幾十年來,對兒童聽力損失需要盡早干預的重要性多次被證實,這已成為聽力學的一個基本準則了。</p><p>  2014年,100歲的Marion Downs去世,聽力學史上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又少了一位。</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待續(xù))</p><p><span style="color:#999999;">注:本文由聽覺有道翻譯自James Jerger 《Ten Highlights from the History of Audiology》,原文發(fā)表于Hearing Review,略有刪減,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感謝指正。</span></p><p>  更多詳情請登錄聽覺有道助聽器www.xzjxt.cn</p>"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国产人妖视频一区二区-欧美另类videossexo高潮-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

聽力學史上10大高光時刻!(上)
時間:2019/5/7 14:53:44 點擊:4455


  在過去的75年內,聽力學所發(fā)生的10大事件與成就。

  A top-10 list of events and achievements in audiology during the last 75 years

By James Jerger博士

聽覺有道譯

  聽力損失的檢測和治療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前4世紀,Hippocrates(希波克拉底)就寫了很多關于聽損成因的文章。而后,啟蒙運動帶來了一系列研究各種聽損成因和類型的活動。

  現(xiàn)代聽力學僅有75年歷史左右,始于1943年Cordia C. Bunch寫的關于臨床聽力學的書。

  接下來的70年,聽力學迅速發(fā)展,在醫(yī)療保健領域占據(jù)重要地位。本文列出了作者認為聽力學史上的10大高光時刻(限美國和加拿大)。

  1943年C.C. Bunch

  發(fā)表《Clinical Audiometry》

  1919年,Bunch是美國愛荷華大學的心理學研究生。當時Carl Seashore(Seashore 音樂能力測試創(chuàng)始人)說服他去發(fā)明一個裝置,希望能夠測量在較寬的頻率范圍內的聽覺閾值。

  Bunch不僅發(fā)明了這個裝置,還對當?shù)囟呛磲t(yī)生L.W. Dean的病人進行了測試。當Dean從愛荷華州搬到圣路易斯時,Bunch也跟了過去,繼續(xù)測試。這就是早期的Western Electric 1A聽力計。

  接下來的20多年,Bunch收集整理了很多氣傳導聽力圖,寫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他發(fā)表的內容豐富多樣,以下是部分的主題:

  ● 聽力計的使用

  ● 年齡對聽力的影響

  ● 職業(yè)性和創(chuàng)傷性聽損

  ● 耳硬化癥的發(fā)展

  ● 飛行員的聽損

  ● 工業(yè)中的聽力保護

  ● 聽閾的種類和差異

  ● 助聽器

  ● 中耳炎

  ……

  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杰作!Bunch充分地展示了聽力學家可以為聽損人士做出的諸多貢獻,從而奠定了聽力學的基礎。

  1946年,用于選配助聽器的

  言語測聽法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陸軍指派Raymond Carhart上尉負責賓夕法尼亞州一間醫(yī)院的聲學部門。

  


  Carhart負責為聽力受損的軍人配備助聽器,并提供聽力康復。但是,當時并沒有一套明確的指導規(guī)則。

  作為一個專業(yè)的科學家,Carhart鉆研助聽器技術,他避開了助聽器聲音放大問題,轉而把目光放在助聽器是怎樣在日常交流中幫助到使用者的。

  Carhart發(fā)明了一種評估方法,用來評估助聽器使用者的言語理解能力。以此為導向,他為16000多名歸來的退役軍人選配了助聽器。

  Carhart另外還在聽力領域做出了很多貢獻,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始終是發(fā)明了言語測聽法。

  1951年,

  定義聽覺障礙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炮彈造成的各種頭部創(chuàng)傷,促使當時的英國神經(jīng)學家Henry Head做了初步的失語癥研究。

  


  Helmer Myklebust是一個美國的心理學家,他把目光投向了聽損兒童和聾兒,并認真研讀了Henry Head的著作。

  20世紀50年代初,他到了西北大學,建立了一個兒童聽力診所。用今天的標準來看,他測試兒童聽力的方式當然顯得很簡單。

  但他通過敏銳地觀察兒童的行為,運用各種心理學分析,填補了聽力學領域的空白。

  他發(fā)明了一個詞,“auditory disorder”,也就是聽覺障礙。發(fā)展至今又稱“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簡稱“APD”。

  Myklebust開創(chuàng)性的研究,給聽覺處理障礙領域,尤其是兒童方面,提供了生機勃發(fā)的源泉。

  1953-1958年,

  晶體管和集成電路

  John Bardeen、Walter Brattain和William Shockley發(fā)明的晶體管,隨后Jack Kilby發(fā)明的集成電路,極大地改變了助聽器。

  


  在此之前,人們使用真空電子管放大器來放大。

  晶體管的功率要求只有1.5V每單位,它占用的空間遠遠小于單個的真空電子管。

  晶體管和集成電路所要求的電池容量和尺寸大小,大大推動了助聽器的小型化,使助聽器戴上頭部或耳道內成為了可能,助聽器用戶的生活有了夢幻般的改變。

  1962年,

  第一個嬰兒篩查計劃

  我們可以把嬰幼兒聽力受損的識別與治療劃分成兩個時期:在Marion Downs之前,在Marion Downs之后。

  


  在Marion Downs之前,普遍認為我們無法對三歲之前的兒童進行聽力測試,對可能有嚴重聽損的孩子進行干預是有潛在風險的,需要避免。

  但在1959年,Marion Downs就開始為年僅6個月的可能有嚴重聽損的兒童提供適當?shù)膸椭?/p>

  她堅信,如果在實行干預前還要等3年,那么將永遠錯過了言語學習最重要的時間。

  1962年,她在科羅拉多大學的健康科學中心,發(fā)起了第一個嬰兒篩查計劃,旨在盡早識別聽力損失。

  幾十年來,對兒童聽力損失需要盡早干預的重要性多次被證實,這已成為聽力學的一個基本準則了。

  2014年,100歲的Marion Downs去世,聽力學史上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又少了一位。

(待續(xù))

注:本文由聽覺有道翻譯自James Jerger 《Ten Highlights from the History of Audiology》,原文發(fā)表于Hearing Review,略有刪減,如有翻譯不當之處,感謝指正。

  更多詳情請登錄聽覺有道助聽器www.xzjxt.cn

earway.cn 版權所有 ? 2025 助聽器品牌,助聽器價格,純音聽力計-聆康聽力集團聽覺有道官網(wǎng) 蜀ICP備2022000840號

蜀公網(wǎng)安備 51015602000276號

頂部